中国渔业协会和中国国家地理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自然地理孕育的物产饮食,既是家国存续的物质根基,更是精神文明的鲜活载体。今年7月,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文化和旅游部等十个部委联合制定了《促进农产品消费实施方案》,旨在扩大农产品消费,优化供给端、创新流通端、激活市场端,释放多样化、品质化、差异化消费潜力,引领供需结构升级。地理+渔业的融合,正是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深入践行“两山理论”的时代背景下,以《促进农产品消费实施方案》为指引,锚定农文商旅融合发展方向,从地理水产视角赋能渔业产业发展。
上海国际渔业博览会(World Seafood Shanghai)作为渔业交流“超级窗口”,深耕行业18载,积累买家资源超50万人,现已成为供全球水产领域贸易买家会晤、助力各大跨国公司进驻中国市场的重要交流平台。自创办以来,展会已汇聚水产和餐饮行业的核心资源,以前沿市场需求为导向,紧跟行业步伐,打造集水产零售、加工生产、渔业服务、水产养殖业态等于一体的综合类全球水产商贸平台,助力企业拓展全球贸易新空间。
作为上海国际渔业博览会主办方之一的中国渔业协会,系1954年成立,由从事渔业及相关产业的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农民(渔民)专业合作社等单位和个人自愿结成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全国性综合性非营利渔业行业社会团体。协会在渔业标准制定、产品认证等专业领域,具备专业能力。
《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隶属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的传媒机构,旗下拥有《中国国家地理》《博物》等畅销期刊。《中国国家地理》一直秉持“推开自然之门,昭示人文精华”的理念,以发现美、记录美、传播美到体验美的逻辑架构,布局多个体验科学及体验生活的创新模块。2024年中国国家地理组建“中国国家地理·水产地理”板块,聚焦全国特色水产资源,赋能渔业产业发展。
“地理+渔业”的战略合作,将借助中国国家地理在地理科学方面的专业视角和广泛影响力,结合中国渔业协会在渔业领域的丰富实践经验与专业积累,共同制定专业、权威的水产地理认定的产品标准,为产业高端化转型筑基。此次战略合作将积极响应“农文商旅融合”政策,开发渔文旅项目,延伸渔业产业链,带动就业与经济增长;将依托媒体资源与国内外交流平台,传播中国渔业价值,助力中国水产品开拓海外市场、提升国际话语权,全方位为渔业发展注入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