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构 > 渔业渔政管理局 > 发展规划

湖北省天门市2007年上半年水产经济情况

日期:2007-07-04 作者: 来源: 【字号: 打印本页

  上半年,天门市水产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逐步形成了“2345678”的水产特色:即培植了2个产值过5000万元的水产加工龙头企业(利达食品有限公司、复兴食品加工厂),建立了3万亩鳜鱼、黄颡鱼、叉尾等名特优养殖基地,4万亩湖池养蟹,5万亩稻田养虾,60万平方米网箱养鳝,7大水产休闲渔业基地,8个水产品种获国家家业部绿色食品证书(另有12个无公害水产品被认证),全市水产业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  

  一、渔业经济有新增长。上半年放养水面达18.3万亩,比上年增加 0.3万亩,其中名特优放养面积13万亩,比上年增加0.5万亩;投放鱼种2400万公斤,比上年同期增加200万公斤;孵化鱼苗15亿尾,比上年同期增加0.3亿尾,水产品产量4.2万吨,比上年同期增加0.3万吨,占全年计划的53%。 

  二、科技服务有新举措。突出科技报务重点,加大科技服务力度。一是参观考察取真经。组织组织养殖大户赴孝感市考察交流,对丘岗渔业、南美白对虾、小龙虾生态养殖和温泉养甲鱼先进技术的学习;二是科学选定示范户。在全市25个乡镇和国营渔场的各类养殖水面选定有代表性的科技示范户872户,逐一登记建档,实行市乡两级水产科技人员挂户服务;三是开通渔技“110”。该市水产局与市科技局联合开展渔技“110”服务,将科技专家的姓名、相片、通信号码在新闻媒体和网络上发布,做到有求必应;四是利用“农信通”发布致富信息。上半年利用“农信通”发布各类致富信息180多条;五是开展技术培训。以名特优养殖和无公害养殖为主的技术培训已达22场次、1200多人,发放资料800余份;六是开展测水养鱼。先后对10多处养殖水体进行了20多次的水质测定,及时指导了养鱼生产中饲肥料和药物的正确配用;七是服务渔民面对面。在该市电台《行风热线》和电视台《周五零距离》栏目上为渔民解难释疑12次,受到广大群众好评。 

  三、结构调整有新模式。按照省办一渔一产业的要求,该市大力调整养殖品种,调优养殖布局,调新养殖模式。在重点水产乡镇和连片渔区主推河蟹、龟鳖、鮰鱼、鳜鱼、黄颡鱼、龙虾、黄鳝、大口鲶八大养殖品种和网箱养鳝、湖池养蟹、网箱养鮰鱼、稻田养虾、控温与池塘连养龟鳖、池塘80:20等六大名特优养殖模式。 

  四、板块建设有新力度。采取多元化的形式,加大资金投入。一是招商投入建设。上半年共招商投入2000万元,建成了集养殖、垂钓、休闲于一体的规模基地5个;二是合作投入建设。与市林业局签订合作造林协议,分别在国营华湖、合丰、张店等渔场植树  3.7万株,绿化了2万亩养殖基地;三是部门投入建设。电力部门将全市416个集体渔场纳入农电网改造计划,投入资金900万元,已改造高低压线路500千米;四是项目引资投入建设。全市有通场道路550千米,通过争取国家公路建设投入192万元,已建成油面和水泥路面48公里。 

  五、水产加工业有新发展。利达食品有限公司、复兴食品加工厂、代克森汉江腊干鱼制品厂三家水产品加工企业,上半年已加工原料3000吨,成品700吨,比上年分别增加500吨和100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