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渔业科技服务年活动正式启动
  
3月25日,由农业部和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全国渔业科技服务年暨科技入户春季行动启动仪式在江苏省宝应县举行。农业部副部长牛盾、江苏省副省长黄莉新出席活动并讲话,农业部渔业局局长李健华主持仪式。
牛盾在讲话中指出,希望全国渔业科技工作者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深入生产一线,紧紧围绕广大农民群众对高科技的迫切需求,以水产健康养殖为重点,通过开展形势多样的服务活动,切实把水产健康养殖的标准规范、科技成果送到千家万户,帮助水产养殖户学好科技、用好科技,为社会提供更加安全营养的水产品。同时希望广大水产企业在科技服务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黄莉新表示,全国渔业科技服务年暨科技入户春季行动在江苏举行,是对江苏渔业工作的鞭策和鼓舞。江苏将进一步推进渔业科技创新,加大科技成果推广应用力度,年内在45个渔业重点县市区实施渔业科技入户工程,提高渔业科技入户成效,提升渔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渔业增效、渔民增收,实现“兴渔富民”目标。
农业部渔业科技入户首席专家、上海水产大学教授王武在启动仪式上向全国渔业科技工作者发出三条倡议:一、要积极参加渔业科技服务年活动;二、要深入到渔区第一线去;三、要不断创新科技服务新机制。
启动仪式上,有关渔业科研、教学、推广、学会、企业等单位向渔民赠送了1万多份水产养殖技术图书、资料,以及一批增氧机、饲料、渔用药物等,并在现场开展了咨询服务、展示交流活动。
农业部渔业局副局长陈毅德、农业部国际合作司参赞赵维宁、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站长魏宝振、中国水产学会秘书长司徒建通、中国水产科学院院长张显良、江苏省海洋渔业局局长唐庆宁、以及农业部科技司、上海水产大学、扬州市委市政府的领导和专家出席了启动仪式。
据了解,近年来,农业部渔业科技服务工作力度不断加大,全国渔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已经实施第五年了,到2009年,已覆盖14个省,每年的示范水面达28万亩,辐射带动面积240万亩。通过实施示范工程,累计增效27.5亿元。每个示范县增效达7430万元;科技示范户比前三年平均增收14.6%;带动户平均增收11.1%,渔业科技入户已成为农业部农业科技示范工程的亮点。在此基础上,农业部今年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渔业科技服务年活动,在今后近十个月的时间里,将以“水产健康养殖”为主题,开展宣传培训、技术咨询和现场示范等服务活动,推广水产健康养殖技术,普及科学防病和用药知识,宣传质量安全法规标准,引导养殖生产者转变观念,提升水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此次活动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中国水产学会、江苏省海洋与渔业局和宝应县人民政府共同承办。科技示范户代表、渔业资料生产厂家代表及渔民代表千余人参加启动仪式。仪式结束后,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中国水产学会、全国渔业科技入户专家组、上海水产大学、江苏省渔业科技入户专家组、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江苏省海水水产研究所、江苏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的专家组成9个渔业科技服务小分队,分赴渔业生产一线,进村入户,直接面向广大渔民开展河蟹、青虾、小龙虾健康养殖、病害防治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服务。



 提示信息
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