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大悟推广“稻(藕)鳅共生”综合种养模式
3月26日,蒙蒙细雨。湖北省大悟县城关镇枣棚村开鑫家庭农场内,县水产局技术人员正忙着指导稻田改造,为开展“稻鳅共生”稻田综合种养模式做准备。
今年以来,为贯彻落实省、市水产工作会议精神,大悟县水产局结合该县实际,致力于建设鄂北丘岗渔业特色县,发挥特色资源优势,积极推广“稻(藕)鳅共作”综合种养模式,大力推进大悟特色泥鳅养殖发展,使“稻(藕)鳅共生”综合种养模式的示范效应得到充分发挥。截至全县目前共推广综合种养面积约500亩,预计可产优质稻谷19万公斤,优质泥鳅5万公斤,莲藕12万公斤, 按照绿色食品的每公斤大米36元、泥鳅40元、莲藕20元计算,可创产值近800万元,亩产值达1.6万元,比单一普通种植稻谷亩可增收8000元。一是宣传引导。组织种养大户搞巡回看、相互学习交流,跟他们算效益账,鼓励有条件的种养大户发展“稻鳅共生”模式,宣传综合种养利民富民的好处。二是示范推广。自省、市水产工作会后,县水产局结合大悟实际,经过宣传引导,继确立阳平镇朱岗120亩“藕鳅共生”示范基地之后,又于3月7日在城关镇枣棚村规划建设110亩高标准“稻鳅共生”综合种养连片示范基地,并开始规划黄站长联、芳畈新屋等地稻田综合种养基地约270亩。目前这些基地正按照“稻(藕)鳅共生”综合种养相关技术要求进行稻田改造、鱼沟开挖、水草种植、防逃设施安装等基础设施建设。三是跟踪服务。县水产局成立稻田综合种养技术指导工作专班,组织水产技术人员对“稻(藕)鳅共生”稻田综合种养进行定领导、定技术员、定基地的“三定”式全程技术跟踪服务,帮助指导稻田改造、防逃防敌害设施安装、鳅种选购及田间管理等工作,确保示范基地建设成功。四是扎实推进。在抓好规模化标准化示范基地建设的同时,县水产局积极向上争取稻田生态种养项目资金,通过“以奖代补”、种苗扶持等形式鼓励、支持与引导群众因地制宜自发开展稻田综合生态种养,目前共投入资金近30万元,与县内四家泥鳅种苗基地签定鳅苗繁育合同,订购泥鳅种苗5000公斤以扶持示范基地建设,极大的提高了农户稻田生态种养的积极性。
“稻鳅共生”生态种养技术是利用生态学原理,将水稻种植和泥鳅养殖有机的结合起来,一种充分利用稻田空间实现“一田多用,一水多用、一季多收”的新型综合种养技术。实行稻鳅共生生态种养的好处主要有五点:一是稻田可为泥鳅提供天然饵料,节约养殖成本;二是泥鳅可为稻田提供优质肥料,翻松土质,促进水稻根系生长;三是节地节水,扩大了水产养殖面积;四是禁用高毒农药和少施无机肥,稻鱼品质好,经济效益高;五是稻鱼共生互补,生态效益明显,符合现代渔业发展规划。“稻(藕)鳅共生”综合种养是创新农作制度、发展循环农业的重要举措。稻田综合种养是水产经济新的增长点,也是农(渔)民增收致富的新途径。


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