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湘潭县依托基地促进特种水产养殖发展
2016年湖南省湘潭县科利泥鳅养殖合作社专家服务基地工作在上级有关部门的指导下,在派驻单位的大力支持下,取得了较好成绩。现将基地的主要工作总结如下:
一、抓好基地生产与示范带动
科利泥鳅养殖合作社共有一个基地和20户农户,基地拥有水面20亩, 今年先后从长沙、广东等地进购台湾泥鳅(学名大鳞副泥鳅)和本地泥鳅(学名真泥鳅)两个品种的亲本300余公斤,采用人工催产,人工授精的方式,春秋两季,共孵化泥鳅幼苗2000万尾,培育寸苗800万尾,生产成鳅约5000公斤。同时,在本县指导泥鳅养殖8户,面积30多亩,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二、开展泥鳅人工育苗攻关试验
针对目前泥鳅养殖行业人工育苗(将开口苗培育至3-4厘米寸苗)成活率普遍偏低,严重制约该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今年我们开展了该项攻关试验。我们从育苗设施、水质和饵料等三个方面入手,进行全面研究分析。经过十余次试验,采取阶梯式育苗方式,取得了突破性成功,使其成活率达到40%以上,高于目前全国平均水平20%,产生了很好的示范效果。成鳅养殖目前正在试验阶段,采取人工投喂30个蛋白的颗粒饲料,以及用鸡粪培肥水质的办法,泥鳅生长正常,效果较为理想,目前产量已达到1700-1800斤/亩。
三、组织开展技术交流活动,谋求合作共赢
科利泥鳅饲养专业合作社多次召开现场观摩会,组织会员以及有意养殖泥鳅的农户到场观摩,进行座谈,介绍目前国内外泥鳅发展趋势、发展前景、当前市场行情以及养殖技术经验。并主动到部分养殖户和有养殖意向的农户进行现场指导,解决有关技术问题。从目前所了解的情况看,很多农户想养但怕亏本,只要我们把技术服务和种苗供应工作做到位,泥鳅等名特优水产适度规模发展是不成问题的。
2016年科利泥鳅养殖基地与广东佛山冯某泥鳅养殖场取得联系,开展合作。在种鳅、苗种方面互通有无,技术上相互交流,共同促进,同时利用广东气候资源优势,冬季和早春开展泥鳅繁殖,促进泥鳅产品四季均衡上市,调节市场供应。
就目前当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而言,发展名特优水产是一个方向,有较好的前景,只要因势利导,泥鳅产业在我县有望做大做强,科利泥鳅养殖基地先行先试,希望能给梅林桥片区起到示范带头作用,同时也希望能为我县特种水产养殖发展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