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构 > 渔业渔政管理局 > 水产养殖

江西省永修县柘林镇杨垅村大力发展鳜鱼养殖

日期:2006-06-07 作者: 来源: 【字号: 打印本页
  在发展鳜鱼养殖上,柘林镇杨垅村的主要做法如下:

  一、适时转捕为养。1999年以前,该村农业主要收入来自水稻种植和林果业,副业收入大部分来自木、竹砍伐、制炭、捕捞业。随着国家林业政策的出台,乱砍滥伐及烧炭业得到遏制,加上渔业资源捕捞限额有限,村民的经济收入渠道受阻。为增加村民的经济收入,充分发挥当地的水资源优势,自1999年起,该村部分专业渔民从捕捞转向养殖,积极发展网箱养殖斑点叉尾回、南方大口鲶、乌鳢、鳜鱼、鲈鱼等,所用饵料鱼主要来自从柘林湖和鄱阳湖中捕捞的低值鱼。

  二、及时调整主导品种。2003年以后,为切实做大永修县鳜鱼产业,该村养殖户积极响应县委、县政府号召,该村村民及时调整渔业产业结构,主攻网箱殖养翘嘴鳜、斑鳜,其苗种除部分来自从柘林湖中捕捞的外,均来自本县水产龙头企业——永修县特种水产股份有限公司(白莲湖鱼种场);饵料鱼除捕捞的低值鱼外,大部分来自村民自育的鲮鱼。同时,通过“驯化吃死鱼”技术,较好地解决了饵料鱼供应偏紧的矛盾。通过几年的发展,养殖规模迅速扩大,全村在柘林湖发展网箱养殖约5000箱。

  三、培植外向性龙头企业,扩大出口。在2005年前,该村的鳜鱼产品主要通过省外企业代理出口。从2005年起,产品通过该村的永修县柘林湖特种水产养殖开发中心收购,采取定单的形式,从青岛、威海、天津港出口日本、韩国等地。由于柘林湖渔业基地是江西省无公害水产品生产基地,水质好,无污染,产品质量高,市场供不应求,每年以每吨16-18万元的价格出口的斑鳜数量就达300多吨,仅此一项可创销售额达5000万元。该村的鳜鱼网箱养殖已成为全县乃至全省渔业生产的样板,带动了周围的养殖户从事鳜鱼网箱养殖。

  柘林镇杨垅村地处江西省永修县西北部,距县城涂家埠约45公里,该村西北紧靠46.3万亩的柘林湖,316国道穿境而过,水陆交通极为方便。全村拥有耕地面积1503亩,旱地面积128亩,山塘、水库面积160亩,山林面积8000亩,有农业人口1540人,其中劳动力530人,而从事大水面鳜鱼网箱养殖和捕捞的专、副业渔民约350人,占全村劳力的66%。目前,全村在柘林湖发展网箱养殖约5000箱,产值50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