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晋中水产养殖迈出新步伐
一、挖掘渔业资源优势,搞开发上规模
晋中市可用于渔业开发利用的水域资源主要有水库、池塘、滩地、泉水及工厂余热水等资源。全市共有水库64座,其中中型水库10座,小型水库54座。可养殖水面1.86万亩。祁县昌源河,和顺清漳河、灵石仁义河、平遥汾河段、介休洪山灌区等地的滩涂具有较好的开发前景。可用于发展养鱼的冷泉水有16处,主要分布于东山县的昔阳、和顺、左权等地。该市水产部门在充分审视全市渔业资源的基础上,确定了“推进库区养殖承包经营,抓好水域滩涂开发利用,充分利用冷泉水资源,逐步扩大养殖规模”的发展思路。一是推进水库渔业养殖的经营承包,吸引外资发展水产养殖。寿阳蔡庄水库把渔业养殖和旅游开发相结合,将1000余亩水面承包给太原晋源区太公垂钓中心的郭永盛,从事鲫鱼、七彩鲤鱼、草鱼、花鲢养殖。二是鼓励大户开发滩涂进行水产养殖。灵石县大户乔保亮、吴建强在仁义河开发滩涂60亩,建起6个池塘,从事虹鳟鱼和鲟鱼养殖。和顺县松烟镇乔庄在清障河开发滩涂80亩,养殖鲤鱼、花白鲢。三是充分发挥海眼寺渔场的示范带动作用。和顺县清障河东源下游进行梯级开发,有3个村利用扶贫资金、水利基金、渔业补助资金和渔户自筹资金,兴建新的渔场,进行冷水鱼养殖,新增养殖水面3500多平方米。水产部门为把多年闲置的水磨头泉水资源充分利用起来,多次与昔阳县水利局、水磨头村联系沟通,完成了渔场设施建设,并帮助渔场从山东临朐县引进鱼苗1500斤,启动了养殖工作,新增养殖水面1500余平米。四是在观赏鱼养殖方面,今年榆次北合流农户王宝国,投资30余万元,建起观赏渔场200平米,大棚精养方式从事,地图、罗汉、血鹦鹉、双剑翅、燕儿鱼、虎皮、红剑等品种的观赏鱼养殖。榆社县兰峪乡兰峪河张建国投资30万元,利用当地泉水,建起观赏鱼场,养殖水面300平米。
二、培育水产技术优势,调结构增效益
在冷水鱼养殖方面,和顺海眼寺渔场多次聘请有关技术专家进行指导,开始自己孵化苗种,培育青鱼4000余尾,初步形成了晋中市自己的冷水鱼苗种基地。该渔场和昔阳水磨头渔场从山东、哈尔滨等地引进鲟鱼和哲罗鱼苗种进行试养,灵石仁义河渔场引进新技术,养殖虹鳟、金鳟、鲟鱼等名优品种。改变了该市冷水鱼养殖品种单一的局面。目前,全市冷水鱼养殖水面达到1.3万方米,产量达到100吨。在观赏鱼养殖上,榆次东赵渔场地图、罗汉等观赏鱼养殖品种的繁育技术进一步成熟。晋喜渔场采取大棚精养方式,以孵化出售观赏鱼苗种为主,对一些高档的观赏品种和多数中低档品种,具有较强的孵化繁育能力和防病治病能力,年产量达20余万尾。渔业部门还对全市观赏鱼养殖情况进行了调查摸底,对鱼饲料生产、渔缸制作、销售点建设做了统一规划部署,初步建立了信息互通、资源共享的机制,使该市观赏渔业向生产、经营、销售一体化管理迈进。据统计,今年全市观赏鱼产量可达100余万尾。产值500多万元。
三、发挥渔政队伍优势,强服务促管理
今年,该市开展了5个县级渔政监督管理站的组建工作。平遥、祁县渔政监督管理站已通过编委批准。祁县成立了全额事业编制的水产技术推广站。经多方协调努力,太谷县水产站7名工作人员由过去的自收自支事业单位,改为全额事业,有力地促进了水产工作的开展。按照市食领函(2006)3号文件精神,多次召开会议就成立晋中水产品检疫检验站的机构、人员、设备、经费问题进行研究,以文件形式上报市政府,请求解决水产品检测机构组建和检测设备购置经费。市水产站健全了内部管理制度,规范了执法程序,并配备了渔政执法车辆、微机、数码相机等设备,改善了办公条件,提高了办事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