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报:浙江温岭严查“整容”虾米
为了让虾米的外观更加好看,浙江省温岭市一些不法加工户(场)违法使用食用色素“胭脂红”、“柠檬黄”甚至强致癌化学品“亮藏花精”,给虾米“整容”。虾米染色事件6月2日晚经有关媒体曝光后,引起各方强烈反响。连日来,温岭市政府领导率领相关部门组成的检查组,在全市范围内严查“整容”虾米销售和生产企业,发现仍有企业在给虾米添加色素。
石塘镇、松门镇是温岭市水产品主产地。据石塘镇副镇长姜振元介绍,该镇组织人员检查了180户虾米加工户(场),共查扣1674公斤染色鲜虾米。松门镇有虾米加工户(场)38家,6月3日该镇组织检查了18家加工户,发现有8家仍在生产,其中有6家还在添加色素。这次检查收缴了49箱染色虾米,并立案查处两家,对违法违规的加工户都发出了整改通知书。
温岭市华清水产干制食品有限公司是一家两证(卫生许可证、工商执照)齐全的企业,可以说是虾米加工的一家龙头企业。但是,细致的检查人员在煮虾车间的水槽边,发现了还未来得及冲洗去的红色染料痕迹。据此线索,检查组当场查获了染色煮鲜虾600公斤。据该厂负责人交代,这种染色的食用色素胭脂红,是应客户要求而添加的。在松门镇南塘二村陈祝富虾米加工场,检查人员发现该加工场已暂停生产。在其仓库中,卫生监督所执法人员查扣了9纸箱共130.5公斤早先加工好的染色虾米。据了解,该加工场系未取得卫生许可证即从事虾米加工活动。据悉,对被查到的违法加工企业(户),公安部门将根据取样鉴定结果介入侦查,如触犯法律将依法处理。
温岭市副市长邱士明在检查过程中表示,石塘、松门两镇的部分虾米加工户使用添加剂加工染色虾米,明显违反虾米加工有关标准,有关职能部门必须尽快整治。对于没有取得卫生许可证的加工户(企业),卫生监督所要向户户发出卫生监督意见书,没有工商执照仍在生产的,工商部门要向其发出停业通知书。在检查中一经发现已生产的染色虾米,都要查扣并立案处理,依法对添加有毒染料的加工者进行处罚。已流入市场的,掌握线索后抓紧设法追回。同时还要举一反三,对其他水产品加工业严加监督管理。 (稿件来源:2004年06月07日《中国质量报》第1版)
石塘镇、松门镇是温岭市水产品主产地。据石塘镇副镇长姜振元介绍,该镇组织人员检查了180户虾米加工户(场),共查扣1674公斤染色鲜虾米。松门镇有虾米加工户(场)38家,6月3日该镇组织检查了18家加工户,发现有8家仍在生产,其中有6家还在添加色素。这次检查收缴了49箱染色虾米,并立案查处两家,对违法违规的加工户都发出了整改通知书。
温岭市华清水产干制食品有限公司是一家两证(卫生许可证、工商执照)齐全的企业,可以说是虾米加工的一家龙头企业。但是,细致的检查人员在煮虾车间的水槽边,发现了还未来得及冲洗去的红色染料痕迹。据此线索,检查组当场查获了染色煮鲜虾600公斤。据该厂负责人交代,这种染色的食用色素胭脂红,是应客户要求而添加的。在松门镇南塘二村陈祝富虾米加工场,检查人员发现该加工场已暂停生产。在其仓库中,卫生监督所执法人员查扣了9纸箱共130.5公斤早先加工好的染色虾米。据了解,该加工场系未取得卫生许可证即从事虾米加工活动。据悉,对被查到的违法加工企业(户),公安部门将根据取样鉴定结果介入侦查,如触犯法律将依法处理。
温岭市副市长邱士明在检查过程中表示,石塘、松门两镇的部分虾米加工户使用添加剂加工染色虾米,明显违反虾米加工有关标准,有关职能部门必须尽快整治。对于没有取得卫生许可证的加工户(企业),卫生监督所要向户户发出卫生监督意见书,没有工商执照仍在生产的,工商部门要向其发出停业通知书。在检查中一经发现已生产的染色虾米,都要查扣并立案处理,依法对添加有毒染料的加工者进行处罚。已流入市场的,掌握线索后抓紧设法追回。同时还要举一反三,对其他水产品加工业严加监督管理。 (稿件来源:2004年06月07日《中国质量报》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