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构 > 渔业渔政管理局 > 综合信息

中国渔业协会将举办开拓伊朗市场研讨会

日期:2005-06-02 作者: 来源: 【字号: 打印本页
  我国是一个渔业大国,无论是水产品产量,还是渔船和渔民数量都居世界之首。受新的海洋制度影响,根据相关协定,我国约有3.2万艘渔船将从外海的传统渔场撤出,30万专业渔民面临转产转业,海洋渔业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同时,为了养护渔业资源,使渔业保持可持续发展,我国制定了海洋和内陆捕捞计划产量“负增长”的目标,严格控制捕捞强度,制定和实施减船计划,鼓励捕捞渔民转产从事水产养殖和其它非渔产业。由于减船转产计划的实施,为渔业生产服务的渔用机具物资等企业受到的影响显而易见。

  另外,近几年我国出口的养殖水产品屡屡遭遇贸易壁垒和非贸易壁垒。例如虾类产品出口遭受的反倾销给我国养虾业带来严重冲击,直接影响到整个养虾业的发展,间接地涉及到种苗、饲料、鱼药、渔用机械、流通加工、交通运输等相关行业。

  但是,通过近几年我国渔业对外贸易的不断扩展,各国对来自我国的渔用机具物资产品有了一定的了解,我国产品质优价廉的特点已被他们认可,因此有些合作国政府曾多次提出希望加强与我国的渔用机具物资贸易,以带动当地渔业发展和繁荣贸易市场。另据了解,在伊朗政府支持下,伊朗养虾业正在迅速发展。经与伊朗养虾业人员沟通,他们认为,养虾业在伊朗刚刚起步,需要与有经验的公司合作,中国的鱼虾饲料生产设备和养殖设备在伊朗会有很好的市场。

  鉴于我国渔用机具物资和水产养殖设备物资的特点和优势,根据对伊朗经济以及伊朗渔业和养虾业的初步了解,中国渔业协会拟组织我国从事渔用机具物资和水产养殖设备物资经营的中小企业进行开拓伊朗市场工作,并正在争取有关部门的资金支持。为了使企业对本项目的目的、内容和要求有所了解,拟先组织一次研讨会,聘请有关方面人员介绍相关情况,然后从参会企业中选择符合规定的申请条件的中小企业作为本项目的组成单位,讨论制定项目工作计划。

  研讨会定于2005年6月15日至16日在北京中欧宾馆举行,计划邀请大约30家企业代表;欢迎渔业行政管理、科研、院校和行业组织等单位的相关人员参加。会议内容如下:

  1、伊朗经济和渔业概况
  介绍人:伊朗驻华大使馆、伊朗水产养殖合作社联盟

  2、中伊经济贸易合作情况
  介绍人:商务部亚洲司

  3、我国渔用机具物资和水产养殖设备物资生产及行业状况
  介绍人:中国渔船渔机协会
  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

  4、我国对中小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的优惠政策及资金渠道
  介绍人:商务部外贸发展事务局
  中小企业国际市场开拓资金管理办公室

  5、开拓国际市场的经历与经验
  介绍人:企业及相关部门

  6、关于伊朗市场开拓方案的讨论
  组织者:中国渔业协会


  联系人: 鲍绥生

  电话: 010-6419 1667

  传真: 010-6419 4678

  电子邮件:baosuisheng@agri.gov.cn




  伊朗简介

  伊朗位于亚洲西南部,国土面积164.5万平方公里(相当于我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面积),人口6700多万。伊朗是一个高原和山地相间的国家,北部里海沿岸是亚热带气候,其它地区是大陆性气候。

  伊朗南临波斯湾,北濒里海,海岸线总长2700多公里,水域总面积165万平方公里,发展渔业有一定的自然条件优势,但是伊朗渔业不发达。2003年水产品总产量44万多吨(2003.3.21-2004.3.20),在世界上排第19位。水产品总产量中,虾产量约2万吨。伊朗水产品产量占伊朗肉类产品总产量的20%。主要出口品种是里海的鱼子酱和波斯湾的虾,以及鲜鲟鱼、鲨鱼、对虾、养殖虾和罐头鱼,年出口值9000万美元。

  伊朗渔业有从业人员13万多人,年渔获量约40万吨,分别捕获于北方的里海水域(6万多吨,占26.7%)、南方水域(26万多吨,占56.8%)和内陆水域(7万多吨,占16.5%)。伊朗的水产养殖场利用国内44万多处水源生产各种冷水和热水品种水产品约6万吨。水产养殖业已经为伊朗创造了7000多个工作岗位和2万多个间接工作岗位。

  伊朗的经济在长达八年的两伊战争期间受到严重破坏,战争结束后,政府开始重建计划。1989年伊朗开始实施第一个社会经济发展五年计划,经过三个五年计划的实施,伊朗的国民经济收入已增长到1320亿美元,国内生产收入增长到1360亿美元,国民人均收入已增长到2000美元(世界银行“2004年世界经济发展指数”公布的数字)。目前已进入第四个五年计划(2005.3.21-2010.3.20)的实施期。第四个五年计划的总体经济目标中包括:对农产品和消费品的需求相对达到自给自足;每年人均水产品消费量达到10公斤。目前水产品的人均消费量只有6公斤。

  大约10年前,通过政府经营的5公顷养虾场作示范,养虾业在伊朗兴起。随后私营业者积极响应,在政府的财政支持下,现在伊朗南方四省(胡齐斯坦、布什尔、霍尔木兹甘和锡斯坦)和北部里海沿岸大约有500家养殖场在经营,主要养殖印度对虾(Indian White Shrimp, Penaeus indicus),采取半精养方式养殖,每公顷产量2吨。2003年养殖虾总产量7500吨。收获的虾约10%在本地市场销售,其余90%以上出口,主要出口市场是欧盟和美国等,年出口值3500万美元,是非石油产品出口中最大的创汇产品。

  考虑到波斯湾养虾业的巨大潜力,伊朗政府已经制定了发展规划,在今后的25年内建设10万公顷的养虾场。养虾场主要位于伊朗南方各省,以便利用邻近波斯湾和安曼海的资源,南部沿海地区有18万公顷土地被认定为适合建养虾场。在有潜力进行虾类养殖的土地之中,目前仅有8500公顷已经落实 了用于此目的,其中只有4500公顷投入生产。

  伊朗于2002年5月开始实施新的《吸引和保护外国投资法》,新的投资法拓宽了投资领域和方式。为便于更好地利用外资,外国投资者在伊朗可以享受低价能源、免农业税、农产品加工业免6-8年税、机械进口免关税、食品包装机械免进口关税等优惠政策。新的外商投资法规的实施,引起外国经济实体的兴趣,使伊朗外资申请急遽增加,鉴于伊朗将成为重要的虾生产国,不少外国公司正在这一领域争得一席之地,形势对养虾业的发展非常有利。

  过去几年里,伊朗在首都德黑兰举办过三届国际渔业和水产养殖业博览会(International Fishery and Aquaculture Fair),展出的产品有:渔船、捕鱼设备、GPS设备,养殖设备、水泵、水过滤器,养殖饲料、鱼粉、化肥、鱼药和添加剂、饲料和鱼药生产设备,包装设备,水族箱,以及罐头水产品、虾制品和鱼子酱等。最近从伊朗驻华使馆处获悉,伊朗贸促会宣布,今后在2006-2010年这五年中,每年2月在基什岛自由区举办一次国际渔业和水产养殖业博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