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构 > 渔业渔政管理局 > 综合信息

湖北通山依托区位优势做好库区水文章

日期:2005-08-11 作者: 来源: 【字号: 打印本页

  湖北通山燕厦乡港口村位于通山县富水水库上游,全村869人,仅有4亩水田、81亩旱地,长期以来,该村群众生计问题一直得不到有效解决,社会治安不稳定因素日趋突出。

  近几年,港口村村委会一班人在该省人大代表——村支书陈金定的带领下,开拓创新、因地制宜,充分依托靠山邻水的区位优势,巧做水文章,大力发展水库网箱养殖,取得了较好成效。

  港口村紧邻富水水域,出门见水,可养水面3万余亩,发展水产养殖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条件。为充分发挥该村的区位优势,探索库区群众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早在1999年,时任燕厦乡科技干部的朱忠仁就与人合伙,带头在富水水库港口村水域搞起了投铒网箱养鮰试验,当年铺网箱40口(网箱规格3m×4 m×2 m),投放10 ㎝规格的鮰鱼种4万尾,采用全价颗粒饲料喂养,一年下来,成鱼个重达1—1.5斤/尾,单箱产量达到1000斤,除去成本投资,盈利10余万元,在全乡产生了不小的轰动效应。

  在朱忠仁的带动下,至2004年全村发展水库网箱1000余口,主养品种包括鳙鱼、鮰鱼、鲈鱼、大口鲶等。但由于网箱养殖技术含量高,再加之资金的限制,几年来,该村网箱养殖的发展受到一定限制。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市长李兵,市委常委、军分区司令员晏安祥于今年2—3月份先后深入实地调研、现场办公。

  2月6日,李兵市长召集市水产、烟草、信用社等市直部门负责人,到燕厦乡专题开会研究部署港口村网箱养鱼工作,要求把港口村网箱养鱼作为帮助库区群众解决生计、实现脱贫致富的一条重要途径来抓实、抓出成效。3月16日上午,该市政府秘书长胡毓军在通山县风池宾馆会议室主持召开专题会,协调落实市政府2月6日燕厦乡港口村网箱养鱼的有关问题,该市市委常委、军分区司令员要求各有关部门积极配合,切实把港口村网箱养鱼工作落到实处,并提出了今年发展6000,明年力争10000口的目标。会议决定,由水产部门提供养鱼技术和种苗供应,并负责全程技术指导;由信用社按每口网箱200—250元的标准实行最低标准计息的贴息贷款;由烟草部门拿出10万元用于网箱补贴和投保(每个网箱补贴10元)。

  通过这一系列的措施,极大地鼓舞了库区群众发展网箱养殖的积极性,诱发了水库网箱养殖热潮。3月下旬,该市水产局联同通山县水产部门组织港口村养鱼户10余人前往嘉鱼县参观了叉尾鮰网箱养殖基地,并请水产专家陈祥树现场讲座养鱼技术。4月份,该市水产局党组书记梁东安亲自带领相关人员和技术专家多次深入港口村举办技术培训,及时帮助网箱养殖户解决技术上的难题。

  在各有关部门的支持下,今年该村网箱总数达到5050口,占全乡12000口的42%,其中叉尾鮰网箱120口、大口鲶网箱50口、鲈鱼网箱12口,其余均为不投饵鳙鱼网箱。据调查,港口村网箱养殖户达58户、占全村193户的1/3强,其中100口网箱以上的户数23户,如村支书陈金定、村主任华先素带头发展网箱均在100口以上。目前该村网箱成鱼长势可观,其中叉尾鮰个重在1斤左右,估计年底个重可达1.5—1.8斤。据测算,该村今年网箱养殖总收入可突破100万元,可为村民人平增收1000余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