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宣城市2013年渔业发展“五注重五突显”
2013年,安徽省宣城市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着力强化渔业科技创新的支撑引领作用,坚持“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原则,现代渔业发展狠抓五项注重,突显五大发展。预计全年水产品产量首次突破10万吨,达10.72万吨,同比增长1.9%;渔业经济总产值22亿元,增长3.4%。主要做法:
一、注重水产品生产基地建设,突显现代渔业建设新进展。一是以水产大县创建等项目为抓手,规范健康养殖监管制度,水产养殖规模化、设施化、标准化水平不断提高;二是以池塘标准化改造为突破口,大力发展设施渔业。三是以渔业结构调整为引导,大力发展水产品加工流通业。四是以扶持壮大主导产业为重点,推动特色渔业发展。
二、注重生态环保理念,突显渔业可持续发展新模式。一是全面推进水产健康养殖。加强养殖业执法,督促养殖户做好“三项记录”,确保产地水产品质量安全。二是积极开展增殖放流,养护渔业资源。该市将渔业资源保护工作作为建设美好乡村的重要内容。各县市区认真部署渔业资源保护工作,出台了管理办法,调动乡镇、村和社会力量参与渔业资源保护工作,成效显著。
三、注重休闲渔业发展和水产专业合作社建设,突显渔业一二三产业融合。一是在做好传统渔业生产的基础上,加大观光休闲渔业和观赏渔业开发力度,全市建成观光休闲渔业基地290家,规模5万多亩,年产值9400万元,较上年增加15%。二是大力发展水产专业合作社,全市现有水产专业合作社125个,较上年新增17个。渔业新兴经营主体活跃了市场,促进了产销对接,带动了渔业生产发展。
四、注重渔业科技研发,突显渔业科技创新新发展。一是实施渔业科技入户工程,全市共举办渔业科技培训班95期,发放各类技术资料4600余份,培训人数4250人次。组织水产科技人员330人次深入各养殖重点大户开展水产技术服务660余次,指导农户5520余人次。二是深入推进渔业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制定了《沙塘鳢仿生态人工繁殖技术规程》安徽省地方标准(DB34/T1886---2013)。市水产学会荣获省科协“5612”工程优秀项目表彰。
五、注重渔业安全,突显渔政渔船管理新成绩。一是严格落实渔业生产管理责任制,推进平安渔业建设。与各县市区渔业主管部门签订《宣城市渔业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责任书》。修改完善了《宣城市渔业船舶水上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宣城市(南漪湖)渔业船舶水上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和《宣城市水生动物疫病防控应急预案》三个渔业安全应急预案。二是加强渔船检验工作,完善渔船档案数据库建设,做到一船一档管理规范化。三是多措并举稳步推进渔业互保事业发展。全年渔民参保达2340人,风险保障突破亿元;受理渔业事故3起,理赔8.25万元。四是加大渔政执法力度,严厉打击“电、毒、炸”等违法违规行为。全年共出动渔业执法人员980人次,处理各类渔事案件206起,收缴电捕器312台套,没收销毁违法丝网745余条、地笼310余条,拖网153余条,有效维护了渔业生产秩序。